世界热点!如何评价这一类声音——“航天专家工资太低了吧,区区10万就被策反”?

2023-04-22 03:04:18

这种问题,都不用说多看新闻,但凡你多看一点电视剧,都不至于觉得泄密只跟待遇有关。

前两年有一部郭京飞和谭卓主演的电视剧《对手》,讲的就是一对来自对岸的间谍,是如何在大陆开展工作的。电视剧很有意思,能颠覆很多人对于间谍的想象。而这个电视剧的题材,就有很多取材于国安部门侦破的案件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现实中,间谍也是有自己的KPI的。

对于间谍这事,不妨换个角度去想。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,情报部门的经费支出肯定都是远小于军事部门的,而且情报部门的经费,很多也要用于人员工资、福利以及其他支出等等,真正能用于活动的经费比例也要进一步压缩。

这一趟折腾下来,对于一个情报人员来说,一年手里能有几十万美元的经费就算是烧高香,大多数人手里的更少。

就这点经费,你要满打满算花一年。

好了,现在你想辙去吧。

就现在这个年代,在中国来说,但凡有点水平的专家技术人员,一年的薪酬都得有几十万,这相当于几万美元,差不多已经是别人一年的活动经费了。

你要是间谍,你总不能直接把自己手里的经费全给别人吧?

先不说这点钱能不能把情报搞到手,就说你搞到手了,经费也没了,接下来你该干啥?

在这种情况下,正常人都知道,最应该做的是因地制宜,看看对方有什么薄弱点,然后一点点突破。而这些与钱是没有关系的。

比如,我要是一个间谍,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,我要从一个部门的人那里套取情报,我肯定选择这个部门里混得差的人而不是部门领导——后者就算愿意给你情报,那你要支付的成本也要高得多。

在一个部门里混得差的人,最缺乏的东西是什么呢?是尊重,是成就感。

与此同时,这种人一般也是对单位乃至对国家不满程度最高的一群人。

接下来该干什么呢?从之前国安部门公布的案例来看,间谍一般会通过邀请开国际会议、约稿等等方式,先表达对这些人的尊重,而后请他们做一些事。

我请你为我们杂志写一篇稿子,3000字的稿子给个500美元,不过分吧?

而你可能花了一上午随便水出来的一篇文章,就拿到了3000多块的收入,是不是也比你累死累活上三四天班才能挣到这笔钱舒服多了?

对嘛,这才是我这种“高级知识分子”应该有的待遇。

接下来,对方又给你发了一个需求,说您能不能写个XX方面的内容,放心绝对不涉密的。

然后,你写了5000字,拿到了1000美元的稿费。

对方还说,您这文章写的是真好,比你们单位领导那种好多了。我们其实本来是想跟你们单位领导约稿的,但是我们看了您的论文,发现您的水平更高,现在看来我们真是找对人了。

再接下来,他还找你约稿,但这次你把稿子交上去,对方说“稿子写的也还是不错,但是……但是缺一些新的东西。麻烦您再改一下?”

然后,你就这么一步步进入了对方的套里。而等到你真的泄密的时候,对方又会拿这些当做把柄威胁你继续就范。

如此一来,你可能只需花个三五千美元,就已经可以把这种人拉下水了。

当然,上面说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况。现实中,不同的人处境也不一样,而间谍们为了完成自己的KPI,也肯定会从性价比最高的而你身上入手。

小约翰可汗之前有期视频,标题是“特工离婚后果会有多严重”。这里面的主角,一个美国特工是为了多少钱转投俄罗斯的呢?25000美元。

尽管这件事发生在30年前,美元还相对坚挺,但对普通美国人来说,25000美元也就是打工人几个月、一年的工资而已。

之后,这位特工给了俄罗斯一份美国情报部门的学员名单。可以说,在某短时间内,美国的一部分部门几乎是在克格勃面前裸奔。

这位美国特工之所以会为了25000美元就出卖如此重要的情报,与其当时比较缺钱有关。可反过来说,如果你是一个间谍,你肯定也会找这种缺钱的人来套情报。你找一个家庭幸福、生活没啥压力的特工来策反,那你花10万美元都不一定见得有效果。

这个新闻中还提到一件事,就是在对这位专家判刑的同时,还没收了20万元的个人财产。

有些人因此而高潮,说一个专家才攒下了20万的财产。

这就是属于小学语文都没过关的。“没收个人财产20万”和“没收个人全部财产”,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。

退一步说,就算是这个专家的财产真有20万,这特么问题才大。

就算航天系统的工资再低,但一个到了一定年龄的专家,全部个人财产才20万,大约也只有以下几种可能:

第一,家里有需要花钱的地方,比如家人生了大病、孩子在国外留学等等;

第二,个人消费大手大脚,存不下钱;

第三,有赌博等不良嗜好。

而这三种可能,无论是哪一种,都是间谍下手的好切口。

尤其是如果存在第二、第三种情况,那10万的成本其实都偏高了。

总之,对于同样有KPI的间谍来说,套取情报的重点从来不在于单纯砸钱,而在于能不能找到突破的薄弱点。而反过来说,现实中一个间谍可能要在接触几个乃至几十个人之后,才能找到适合的突破对象。这意味着,对那些被间谍排除出突击目标的人来说,他们身上也一定有某些特质让间谍感觉到了这人不好下手。

而这些被排除出去的人,收入可能比那些被选中的人还要低。

某种意义上说,觉得被策反一定是工资低的人,或者说工资高就不会被策反的人,可能恰恰是一些间谍最合适的策反对象。

最后,即便你不看一些新闻或者专业报告,读一读间谍小说也能拓展一下“间谍开展业务就是靠砸钱”的想象力。

关闭
精彩放送